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销售工作总结 >

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2023-03-31 销售工作总结

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效的行政管理方式是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依法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充分体现了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工作岗位,下面我就学习十九精神向大家作三个方面的交流。

一、什么是政府信息公开

根据我国的国情,信息公开包括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为了履行社会管理职责和提供服务的需要,公开的相关信息,如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等。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本着“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以及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和作用

(一)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年度年终月度季度ta163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才,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经事务管理的渠道,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可以使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为人民群众广泛知晓,有利于规范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提高党政机关工作的透明度,确保行政权力不被滥用,真正实现依法行政,从制度上避免行政行为的暗箱操作,堵塞权力运行机制中的漏洞,杜绝权力寻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年度年终月度季度ta163租和各种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从制度上遏制和预防腐败。

(三)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指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当今世界,网络安全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安全等领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是发布政府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及时准确全面发布政府信,及时回应人民关切,及时澄清虚假不实信息,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有利于传播中国声音,凝聚中国力量。

三、怎样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一)领导重视是核心。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在国务院办公厅的强力推进、指导、协调、监督下,各级政府办公厅(室)作为本地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法治政府、阳光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建设。总结10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的成绩,不难看出领导重视是推动此项工作的关键所在。只有真正把政府信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放在心上、抗在肩上、抓在手上,健全工作机制,配齐公开机构、配强工作人员、安足工作经费、搭建工作平台、健全考核机制,才能成为促进改革、提升效率、增强群满意度、汇聚正能量的有力推手。

(二)健全制度是基础。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引领,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明确公开机构的具体职责、公开原则、公开方式、公开程序、公开目录、公开指南,公开载体,保密审查、政策解读、舆情回应、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人员培训、运行维护、经费保障、社会评议、问责机制、监督考核等,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三)突出重点是关键。政府信息公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既要系化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更要深刻理解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政府信息规律性、差异性的需求,要注重抓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教育卫生、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民生工程等最重要、最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集中精力,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四)畅通渠道是保障。要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建设,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政务微博、政务信息岛、政务大厅、电子显示屏、档案馆、图书馆、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12345市民热线等作用,及时做好信息的更新维护,不断创新公开方式,及时回应公众质疑和网民关切,及时澄清虚假和不完整信息,及时做好政解读,使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公众都能及时准确方便快捷地获取政府信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五)保密审查是阀门。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做好政府信公开工作的关键环节。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信息,按照知悉范围划分,分为可以公开的信息、部分公开的信息、不能公开的信息。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和其他敏感信息不能公开。因此,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是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一定要把好保密审查这道阀门,确保不发生失泄密事件。

总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始终正视保山政府信息公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解决办法,就能够对保山政府信息公开有所创新,也就将为保山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工作总结ta163
顶 ↑ 底 ↓